中东局势风云突变!9月9日这个普通的工作日,因以色列军方的一次突袭行动,瞬间成为改写地区格局的关键时刻。
15架以色列战机呼啸而过,向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政治总部投下10枚导弹。这场代号审判之日的军事行动不仅未能实现其斩首目标,反而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人们不禁质疑: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怎能如此轻易遭到侵犯? 值得注意的是,袭击发生时哈马斯代表团正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卡塔尔外交部随后证实,空袭造成6人遇难,其中包括哈马斯高官哈利勒·哈亚的儿子及其办公室主任,还有一名卡塔尔安全人员。这分明是在和谈进行时发动军事打击,更令人震惊的是,以色列竟将战火烧到了调停国的领土上。 国际社会的反应之强烈前所未见。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中国代表傅聪大使用三个公然痛斥以色列:侵犯主权、违反国际法、破坏和平进程。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20余国相继发声谴责,形成罕见的国际统一战线。就连一向谨慎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直言这是对卡塔尔主权的公然侵犯。 美国的态度耐人寻味。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急于撇清关系,称行动是以色列单方面决定。但以媒随后爆料,美方其实事先知情。这种矛盾表态暴露出美国的两难处境——既要维护与卡塔尔的盟友关系(该国驻有美军重要基地),又不能得罪中东战略支柱以色列。 就在国际谴责声高涨之际,也门胡塞武装9月13日向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导弹。这枚飞行2000公里、耗时15分钟的导弹,让特拉维夫等20多个城镇拉响警报。以军虽声称成功拦截,但内部消息透露箭-3防御系统可能失手。这次精准反击无疑向世界展示了以色列防空体系的漏洞。 中国在此次事件中立场鲜明。傅聪大使直指以色列再越红线,批评其缺乏和谈诚意。这一表态赢得卡塔尔公开致谢,阿联酋、约旦、沙特等国领导人更接连访问多哈以示支持。这些未事先安排的访问,都是对以色列的集体抗议。 面对全球谴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仍坚称空袭是为和平铺路。但动用十余架战机、投掷10枚弹药却未能击中主要目标,反而引发外交危机,这样的精准打击实在讽刺。 这场风波意外促成了国际社会的空前团结。从联合国到地区组织,从东方到西方,各国共同传递出明确信号:国际规则不容践踏。中国秉持的公正立场更获得中东国家广泛认同。 当前中东正处在十字路口。当调停者都成为攻击目标,和平进程将何去何从?当强权逻辑遭遇国际社会的集体抵制,历史的天平终将倒向正义一方。这场危机或许正如古语所云:多行不义必自毙。 发布于:天津市秦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